经济财融网
ad1
您的位置:经济财融网 > 快讯 > 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在路上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在路上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来源:千龙网

  

浏览量:6693

  

时间:2023-11-28 20:07

  阅读量:16864   

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已在路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明确,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国务院在每年第四季度确定并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具体额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

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在路上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那么,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情况具体如何?提前批额度预计规模如何?2024年专项债又将怎样发挥对有效需求方面的带动作用?《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业内多位专家。

稳定投资增速

拉动经济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各地在批准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35192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带动扩大地方建设项目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激活市场的有效举措。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总体发行使用情况良好,表现为发行规模上升,发行速度加快,发行和使用效率、效益双双提高,这也意味着地方通过专项债筹集更多的债券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从而加速了资金流转,加快了经济复苏步伐,加强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10个月已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的92.6%。而从投向来看,今年以来发行的新增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的占比超过六成,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拉动基建投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而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0个百分点。冯琳分析称,宽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8.3%,体现出前10个月新增专项债对稳定投资增速、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罗啼明也对记者表示,从前10个月专项债发行投向看,各地发挥了专项债资金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

预计2.28万亿元

目前,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将于11月份至12月份下达。冯琳分析称,当前国内经济修复基础仍不牢固,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稳增长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将继续发力,其中就包括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预计明年新增专项债将维持前置发力态势,通过早发快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需求增长。

提前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只会提前不会推迟。宋向清认为,这是因为专项债的重点投向是市政、民生项目、产业园区、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这些领域和项目不仅需要融资额度大,而且能够带动并扩大有效投资,并通过拉动棚户区改造、医疗卫生设施完善等惠及民生。同时可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发挥专项债促建设、稳就业、保增长、解民忧等综合效应。

冯琳判断,明年新增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大概率将以60%的比例顶格下达,这意味着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将在2.28万亿元左右。

罗啼明表示,专项债的发行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和产业升级等领域,这些都是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项债的发行,地方政府可以筹集更多资金用于重要项目的推进,从而刺激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目前,业内机构预测提前批额度或超2.7万亿元,可能继续向东部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倾斜。

明年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应如何持续发挥对有效需求的带动作用?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胡钰博士表示,一方面,其应配合货币政策和市场改革,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项目中来,从专项债使用中获益,实现乘数效应;另一方面,项目审批和使用方向也应更偏重民生项目,注重项目的受益民众,为提升有效需求奠定基础。

宋向清也谈到,明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使用一方面要密切与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点项目的储备、质量、经济形势之间的联系,追求大资本与大产业、大市场、大前景的高度相关性,深度融合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可能导致专项债难以落地使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调配多种地方债融资工具,构建政府与民间机构、金融机构等的新型债权债务关系,为地方专项债的有效发行和高效利用创造条件。

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已在路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明确,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国务院在每年第四季度确定并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具体额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

那么,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情况具体如何?提前批额度预计规模如何?2024年专项债又将怎样发挥对有效需求方面的带动作用?《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业内多位专家。

稳定投资增速

拉动经济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各地在批准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35192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带动扩大地方建设项目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激活市场的有效举措。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总体发行使用情况良好,表现为发行规模上升,发行速度加快,发行和使用效率、效益双双提高,这也意味着地方通过专项债筹集更多的债券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从而加速了资金流转,加快了经济复苏步伐,加强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10个月已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的92.6%。而从投向来看,今年以来发行的新增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的占比超过六成,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拉动基建投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而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0个百分点。冯琳分析称,宽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8.3%,体现出前10个月新增专项债对稳定投资增速、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罗啼明也对记者表示,从前10个月专项债发行投向看,各地发挥了专项债资金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

预计2.28万亿元

目前,业界普遍预计2024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将于11月份至12月份下达。冯琳分析称,当前国内经济修复基础仍不牢固,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稳增长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将继续发力,其中就包括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预计明年新增专项债将维持前置发力态势,通过早发快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需求增长。

提前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只会提前不会推迟。宋向清认为,这是因为专项债的重点投向是市政、民生项目、产业园区、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这些领域和项目不仅需要融资额度大,而且能够带动并扩大有效投资,并通过拉动棚户区改造、医疗卫生设施完善等惠及民生。同时可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发挥专项债促建设、稳就业、保增长、解民忧等综合效应。

冯琳判断,明年新增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大概率将以60%的比例顶格下达,这意味着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将在2.28万亿元左右。

罗啼明表示,专项债的发行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和产业升级等领域,这些都是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项债的发行,地方政府可以筹集更多资金用于重要项目的推进,从而刺激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目前,业内机构预测提前批额度或超2.7万亿元,可能继续向东部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倾斜。

明年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应如何持续发挥对有效需求的带动作用?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胡钰博士表示,一方面,其应配合货币政策和市场改革,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项目中来,从专项债使用中获益,实现乘数效应;另一方面,项目审批和使用方向也应更偏重民生项目,注重项目的受益民众,为提升有效需求奠定基础。

宋向清也谈到,明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使用一方面要密切与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重点项目的储备、质量、经济形势之间的联系,追求大资本与大产业、大市场、大前景的高度相关性,深度融合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可能导致专项债难以落地使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调配多种地方债融资工具,构建政府与民间机构、金融机构等的新型债权债务关系,为地方专项债的有效发行和高效利用创造条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